风采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风采展示 > 正文

冯世进

发布日期:2018-05-24  点击数:

"是党员,就是要事事站在前头”

——记优秀共产党员、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冯世进

fengshijin_副本

“是党员,就是要事事站在前头。”这是记者采访我校优秀共产党员、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冯世进时听到的话。他说,“正如我们党员要敬畏党章、尊崇党章一样,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都要有敬畏之心。固体废弃物堆场倒塌事故大多是因为缺乏敬畏之心”,跟我聊起深圳“12·20”渣土堆场垮塌时,冯世进开门见山表明自己的观点。冯世进的研究方向为环境岩土工程和土动力学,他的“做科研要有敬畏之心”之论让人印象深刻。

“别人不大关注的社会问题,我们党员有义务去解决”

“一谈到垃圾,很多人都避而远之,那是又脏又乱的地方;很多学者也不大会关注,但是,我们党员同志,就应该多考虑一些这样的问题,别人不大关注的社会问题,我们党员有义务去解决。” 冯世进说,“垃圾场的灾害问题,大家传统的思维都认为是环境问题,但实际上是岩土与环境交叉的问题。”“我跟随陈云敏院士做的博士论文就对垃圾特性及填埋场的各种稳定问题展开研究。”

陈院士长期从事软弱土静动力固结、降解固结理论和灾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在他的指导下,冯世进针对填埋场的失稳滑坡、堆场内部的水气运移展开研究。冯世进说,大家都知道的深圳下坪填埋场的重大事故,就是因为填埋场内部渗滤液水位太高,加上强降雨造成了垮塌,他的研究从垃圾体的特性开始。“刚开始时很苦恼”,冯世进坦言,垃圾千差万别,特性各不一样,从何下手,什么路径才能达成目标?垃圾填埋场常见的问题常常都是沉降、渗漏,甚至垮塌,它们都与垃圾的特性关系密切,于是,冯世进考虑不同地域垃圾的组分,配制不同尺寸的垃圾试样,开始了剪切变形试验,最大尺寸做到30×60厘米,“失败了好多次,连做了50多个试样种形态,最终论文得到了垃圾土静动力变形特性”,冯世进说,垃圾土的大型动力三轴试验在世界上是第一次做,大型静力三轴试验在国内也是第一次做。

“中国垃圾和国外的不一样”,冯世进介绍,传统的垃圾填埋场失稳破坏,采取的是条分法分析边坡的稳定性,但该方法是假设条块之间的作用力。冯世进在前期垃圾体基本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将填埋场边坡分为三块,他称之为“楔形体法”。垃圾体为应变硬化材料,破坏应变取值越大,垃圾体强度越高,填埋场边坡安全系数就越大;反之,安全系数就小。但边坡安全系数只有一个,取多少合适?经过大量的计算,冯世进给出的结论是垃圾体破坏应变标准取值10%最合理。这一结论目前已经写入国家规范。

“教师再忙,也不能懒惰”

作为青年学者,冯世进在垃圾填埋场工程研究的领域取得了漂亮的成绩,他的研究成果不断被写进国家规范;他的论文也见诸国际一流刊物,经常被国际同行引用。但他觉得,培养研究生更能获得快乐。“我还是喜欢做老师的感觉”,他说。

记者手头拿到一份《课题组研究生课题情况周记录》,22名学生今年以来的读书、试验、撰写论文情况一目了然。记者随机抽取了一位名叫陆世锋的研究生,从今年1月3日到5月8日,除了春节,每周的学习科研活动清清楚楚、连缀起来,“学术日志”的感觉十分强烈。“目前渗流模型已基本完成,同时完成了个人主页的制作和论文校稿两项工作。”这是1月3日的《记录》文字,下周安排“进行渗流力学模块求解器的编写”。第二周,就看见“主要对渗流程序进行了完善,补充了降解模型,修改了一些场量。此外阅读了填埋场回灌的相关论文”。就这样一周接一周,文字里,“对两相渗流程序的边界条件进行了修改”“查阅了垃圾土本构相关文献”“研究水气两相渗流的源项添加方法;水气渗流程序源项的优化,建模计算”……这是一位博士研究生正在准备的博士论文,他的研究对象是填埋场里的水气两相渗流问题。而这,正是导师冯世进最新的研究方向,填埋场中水汽耦合运移规律。

“每周,大家都要逐一汇报研究进展,并预告下周安排”,冯世进说,“雷打不动,没有例外”。他说,我的研究生们是不允许去兼职的,得好好读书。研读完22名学生的《记录》,你会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研究的足迹个个清清楚楚,每个人的研究进展、困惑都在老师的掌控之下,“教师再忙,也不能懒惰,安排好了,监督到位了,没有带不好的学生”,冯世进的眼里流露出的是满满的自信。

“想偷懒,汇报会上你说不出个所以然,马上就被看出来了”,“跟着一位敬业的老师,不好好学对不起自己呀”“除了学校的补贴,冯老师还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拿出不少的经费贴补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说起冯老师,22位年轻人个个打开了话匣子,抢着说话。2012年、2015年,冯世进两次被评为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心目中的好导师”,2015年还当选为学院“我最喜爱的老师”。

“教学是个良心活,我喜欢教学”

“最近去看了一处工程,苏联当年援华建的,地基沉降一米”,冯世进说,“如果你家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的一楼,什么感觉?”看着同学们,约摸半分钟,见大家都在看着自己,眼睁大、嘴微张,他接着说:“每天进去不太方便,得顺着楼梯往下走进入房间,就像在地下室居住,不过冬暖夏凉。”全班50多人乐了。“我们的地基处理可不敢做这样的事情。好了,今天我们讲的就是‘地基处理’。”这是记者6月3日在教学北楼408听到的开场白。

冯世进喜欢教学在土木学院是出了名的,年轻的他获得的一连串荣誉中,耀眼的有两块内容一是科研,再就是教学了,2009年获得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2011年再次参加角逐并获得第一名,他还获得“同济大学奖教金”。

身上扛着十数个课题的冯世进当然忙,但他说“教学相长”“教学是个良心活”,所以他坚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每年都承担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土力学》和《基础工程设计原理》的教学工作,负责岩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全英文课程《环境岩土工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课堂上,早早地,同学们就陆续坐下。一位新疆的同学说“冯老师上课,与工程结合得紧,讲课挺幽默,喜欢听。”“上学期我上过他的《土力学》,这学期又选了他的《基础工程设计原理》,上次考试得的是‘优’。冯老师的课有意思,但考试很难。”辽宁籍的同学说。

“因为地基常常会发生沉降、滑移、震害,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地基处理”,冯世进娓娓道来,从土的种类,讲到地基处理的方法,到各种方法中涉及到的计算;土和结构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杂填土的可压缩性为什么很高,上海的地基处理能否用灰土,深层地基处理为何不采用换垫土的方法……一堂课下来冯老师抛出的问题近十个,老师问,学生答,“声音大点”“回答正确”“谁还有补充”问答得流畅,师生其乐融融。

“美国的地震研究中心为何建在西海岸,因为这里是地震多发带,经济发达,所以这里的结构抗震研究世界一流;灰土不行,一见水马上变形,当年做论文我削得满手是泡,软土好,就像削苹果皮一样,舒服;地基处理是为了减少变形,提高强度;延安新城的地基处理,几十平方公里主要为强夯处理,围海造田主要是冲填土,冻土地基主要采取桩基……”冯世进上课原理讲授与案例齐舞,严肃与诙谐共鸣,小小的教室有如天蓝海阔,方寸之室竟也天马行空,同学们说“下学期如果还有他的课,我还选。”

而冯世进说,“同学们喜欢就好,做为一名党员,把本职工作做到位,获得大家认同,我也很开心!”

上一条:古丽美热·热合满

下一条:陈荣

Copyright @ 2018 Tongj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同济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