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风采展示 > 正文

中共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第一支部委员会 组织生活案例《游红色圣地,悟革命真谛——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一支部沙家浜红色之旅》

发布日期:2018-05-31  点击数:

沙家浜是一片革命热土,在寻求解放和抗御外侮的斗争中,谱写了可歌可泣上午光荣历史。1939年5月,新四军东进,与常熟地方抗日武装会师,在阳澄湖地区开辟敌后游击根据地,打击日伪,成功地实践了毛泽东关于:在河湖港汊地带组织游击战争,建立起持久的根据地的战略思想。沙家浜是一个传奇故事,颂扬了军民并肩英勇抗敌的民族精神。1939年10月,新四军西撤,留下数十名伤病员,在人民群众和地方党组织的掩护和帮助下,一芦苇荡为天然屏障,坚持斗争,粉碎了日伪“扫荡”,保存和发展了革命武装。根据这个史实创作的京剧《沙家浜》流传全国,家喻户晓。

沙家浜是一面高扬的旗帜,鼓舞着革命者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以痊愈的伤病员为骨干组建的抗日队伍,历经阳澄湖地区抗日烽火的洗礼和考验,转战南北,战功卓著,“沙家浜”的气质永远闪耀着时代的光芒。

为了丰富支部生活,了解党的历史,端正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入党动机,提升党员素质,坚定党员信仰,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一支部组织全体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前往江苏常熟沙家浜参观学习,共同瞻仰红色遗迹、缅怀先烈遗志、追忆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教育。

26-1

来到沙家浜,湖荡中菱荷相间、芦苇密布,全体同志信步游走在如诗如画的迷人景色中,看着渔民们划浆而过,岸边的水鸟被惊起飞向了天空,芦苇下的肥鱼忽隐忽现,万竹园中笔直挺拔的翠竹,一边啧啧称赞这片沃土的美丽妖娆,一边遥忆着抗日英雄们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画面,感受着先辈们当年艰苦的战斗生活。

26

岸上根据抗日战争时期建造的江南小村庄、沙家浜国防教育园、新四军活动旧址等,依稀让人瞥见阿庆嫂、郭建光的身影,听见炮火冲入云霄时候的轰鸣,记忆中那“芦苇火种”的故事似乎触手可及,令人遐想、耐人寻味。

26-4

一支部全体同志在景色宜人的沙家浜风景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素质拓展活动。“国共合作”活动通过党员、积极分子与路人合作并完成体力难题的方式,纪念国共合作抗击军阀的伟大,以及加深积极分子对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的理解;“左倾”活动通过要求党员和积极分子用左手持水并尽量不洒出的方式,纪念共产党人在左倾错误抗争的岁月,并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在现在和将来的工作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26-6

党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和对革命圣地的敬仰参观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并在馆前重温入党誓词。在馆内,一份份详实的史料,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和一件件陈旧的历史遗物都在向大家讲述一个又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烽火岁月。通过听介绍、看图片和实物,观多媒体景像、场景复原等,同志们目睹了阿庆嫂、沙奶奶、麦斯、杨帆等革命烈士像,了解了36名伤病员及郭建光、阿庆嫂等《沙家浜》人物原型的事迹,重温了沙家浜地区新四军和民兵的抗战历史,感受了当年阳澄湖畔芦苇荡里的革命风云,再一次缅怀了战争时期共产党员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理想。

26-8

“熊熊芦荡烽火景,感人军民鱼水情”,此次沙家浜红色之旅,不仅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革命教育课,更牢固了全体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爱国爱党的忠诚之心。党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红色之旅,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收获了一颗充实的心,思想上得到了进一步洗礼,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弘扬“沙家浜”精神,继承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忠实履行职责使命,立足岗位,积极行动,为推动社区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Copyright @ 2018 Tongj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同济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