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强国梦,潜心研海洋
——中共党员,同济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周怀阳
周怀阳,博士,中共党员,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大洋地球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德国洪堡基金、任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客座研究员;获德国政府基金资助,任德国汉堡大学和德国海洋与极地研究所访问学者,是我国海底观测网技术和海底原位监测技术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一、学:忠于事业,艰苦奋斗
周怀阳的“阳”字,是太阳的“阳”,但是,他的事业却和它的谐音“海洋”中的“洋”结下了不解之缘。 早在1990年代,周怀阳就深刻地感受到,中国要强大,必须走向深海,必须发展海洋科学。而当时,中国的海洋科学还很弱小,离那些传统海洋强国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海洋研究中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海洋地质学则刚刚起步,是个非常年轻的科研领域。但是,海洋研究不仅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更关系到中国的国防和外交,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核心利益。于是,原本学地质学、研究地质学的周怀阳,从1991年开始,将研究重点从陆地转向了海洋。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始终如一、从未中断。
“党员更要做好表率”——周怀阳20多年始终坚持在科研一线
众所周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充满了乐趣,然而,探索的过程充满艰辛。大洋调查工作艰苦异常,长年累月地在考察船上颠簸,日晒雨淋、作息紊乱、噪音困扰、缺乏蔬菜……,所有这些都需要依靠自己的毅力和对事业的执着去克服。然而艰辛并没有磨灭周怀阳对科学的追求,他说从不后悔走上研究地质和海洋之路,因为这让他感受到了常人体会不到的酸甜苦辣,也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风景。正是靠着坚持不懈的精神,周教授克服了种种困难,从事地质和海洋研究20多年,先后多次担任我国大洋科考和近海调查的首席科学家,努力为中国的海洋事业开辟着前沿领域。周怀阳先后在国内外发表有关矿床学、河口、海洋地球化学、海岸带环境容量、深海环境自然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论著八十多篇(部)。获国家发明专利、部级科技成果一、二等奖多次,已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2001年和2011年两次被中国大洋协会评为“大洋工作突出贡献专家”。
二、做:践行理想,科研报国
在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同时,周怀阳对人生、对人生的价值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他曾说:“与地球的历史,人类的历史相比,人生确实是太短暂了。人生一辈子,总要做一些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事情”。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来诠释他的人生理想。周怀阳教授是我国大洋“十一五”《洋中脊及其相关领域环境研究》子项目责任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洋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863”计划资源与环境领域“十五”“十一五”海洋资源主题专家组成员。曾多次担任大洋科学考察航次首席科学家。2003年他作为主要人员参与策划和组织了我国首次环球科考,2005年又作为中方首席科学家,策划、组织和领导了首次中美联合深潜科学航次,这个航次不仅为我国第一代深潜操纵潜航员的培养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还取得了产状清楚、保存完好的海底热液硫化物样品,为促进了我国海底热液活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7年他作为大洋DY115-19-4航段南太平洋劳盆地环境调查的首席科学家,在东劳扩张中心完全自主发现了一个新的较大规模的海底热液场CDE。 2010年周怀阳作为DY115-21-5航段西南印度洋洋中脊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调查的首席科学家,首次发现Gallieni新区是大片地幔岩广泛出露、几乎完全缺失洋壳的区域,为深入研究西南印度洋洋中脊的扩张历史、热液活动成因提供了新的线索。这一系列的成果是周教授努力的成就,也是国家深海开发研究领域的重大的成果。
2013年,周怀阳在《Nature》杂志发表我国海洋地质学界首篇第一作者主题论文《Thin crust as evidence for depleted mantle supporting the Marion Rise(支撑马里安隆起亏损地幔的薄洋壳证据)》,认为是地幔的成分异常,而不是地幔内局部的温度异常造成马里安隆起,这一研究成果对40多年前外国学者提出并沿用至今的“地幔羽”假说提出了挑战。英国剑桥大学麦柯勒伦(J.Maclennan)教授在同期《Nature》杂志上评述认为“将对我们深入理解地幔具有重要的意义”。
周怀阳:“人生一辈子,总要做一些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事情”
三、开放创新,争创一流
在科研工作中,周怀阳思想开放、视野宽阔,锐意创新,不断开拓新的研究方向与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前沿性研究成果。他积极推动并参与国际间学术交流工作,倡导与推动中国海洋科研界与国际海洋科技界接轨,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等国家的科学家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早在1995年他就倡导提出海底多金属结核生态环境的“基线及其自然变化(NaVaBa)”研究,并被国际海底管理局列为四大国际合作项目之一。目前该研究理念已经被国际海底管理局推广应用到富钴结壳、海底热液硫化物的勘探研究中。
周怀阳特别注重国内外海洋地球科学前沿的海上调查和研究,自1991年以来,在国际新一轮“蓝色圈地”运动背景下,周教授时刻怀揣践行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使命,注重自主研发,注重掌握核心技术。在2005年首次中美联合深潜科学航次中,他自行设计开发了深海热液喷口原位温度长期探测系统,并使用该系统成功进行了国际首例人工黑烟囱生长实验,利用该实验样品进行研究的成果于2009年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他还负责自主研发成功了我国首台高温高压开放式深海生物地球化学实验研究平台,并开发了沉积物保真采样和间隙水采集等装置。
四、深谋远略,心系海洋
2013年6月18日,进入“蛟龙号”前,周怀阳挥手致意
周怀阳教授深谋远略,心系祖国海洋未来。他是国内较早呼吁开展载人潜水器研究的倡议人之一。2005年周怀阳教授作为中方首席科学家领导首次中美联合深潜科学航次,不仅较早地促进了我国海底热液活动的研究,而且帮助培养了我国第一代深潜操纵潜航员,对完善我国7000米载人潜水器的工程体系设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周怀阳教授负责了国家“863计划”7000米载人潜水器海试选址的研究工作,在南海为我国自行研制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的安全海试圈定了1000米、3500-4000米水深级别的场址。他也是我国海底观测网技术和海底原位监测技术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其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十一五”期间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海底长期观测网络试验节点关键技术”,为我国即将开始建设的海底观测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目前海底观测网已作为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由同济大学负责牵头实施。
周怀阳教授还担任我国首个关于深海热液硫化物“973计划”“西南印度洋洋中脊热液成矿过程与硫化物矿区预测”的首席科学家。2013年他作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首次试验性应用航次南海航段科学负责人,成为首名下潜的科学家,其自行研制的流体采样器等设备在该航次得到成功使用,为我国在深海海底首次采集到保压流体等样品。
周怀阳乘“蛟龙号”从5000米深海返回出舱后被浇水“欢迎”
五、身正为范,化育英才
周怀阳教授是一名低调、严谨的学者,同时也是一名良师。出于对专业的热爱,周怀阳希望有更多具有良好的数理化基础的、有才能的年轻人能加入到海洋科学这一新兴研究领域中来。而他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是要耐得住寂寞。他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社会上有诱惑的事有很多,如果说舍弃了这些对你来说很痛苦的话,你就不要来做这个既艰苦有没有什么很好物质回报的地质研究工作。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它需要有踏实的工作态度,科学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学生们很多已逐渐成长起来,成为海洋科学研究的生力军。
周怀阳教授不仅给学生示范了他怎么做学问,也通过他的身体力行,给学生们示范了怎么做人。那就是志存高远、淡泊名利、矢志科研、追求卓越。 2012年,周怀阳获评“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之后,他将所获奖金作为“特殊党费”全部上缴给党组织用于教育事业。2013年,他获得同济大学“卓越教师奖”后,他又将所获10万奖金全部捐赠给学院,设立“海洋学院卓越励志奖”,以奖励该学院热爱所学专业、勤奋好学并学有所长的优秀本科农村生源学子,激励他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2014年,周怀阳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周怀阳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目前,正在申报参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周怀阳就是这样,凭着“人生一辈子,总要做一些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事情”这样的信念,用他艰苦创业的拼搏和默默无闻的付出,于无声处,闪耀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榜样光辉。